
智造賦能
數創未來
數創未來
ciir

展會介紹
中國青島國際工業機器人展覽會作為亞太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旗下核心展會之一,全方位展出機器人技術及相關配套產品的新成果、新應用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直面機器人產業變革時代下的機遇和挑戰,聚焦全球智能機器人前沿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打造集高新技術展示、行業論壇、以及高新技術成果交易和經貿洽談為一體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貢獻新的智慧,注入新的活力。
展覽范圍
展會優勢
-
智能制造作為全球新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正在不斷突破新技術,發展新生態,其中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在市場需求拉動及自身技術不斷積累革新的雙重因素加持下,占盡了優勢。其中,亞太地區作為工業機器人發展最強勁的區域,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優勢。
-
環渤海地區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資源優勢、經濟優勢,是國內重要的高端裝備研發、設計和制造基地,便于搭建供需商貿平臺,成為連接工業機器人展展商與地方產業匹配的重要助力。
-
隨著青島機器人產業生態的不斷加快,工業集群及產業基地/園區集中發展,已初步形成覆蓋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競爭優勢且青島市制造業基礎雄厚,機器人應用場景豐富。
-
青島立足于中日韓經濟核心區域,重點引進一批智能制造、汽車制造、機械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優勢企業,集聚技術和人才資源,形成產業聚集、關聯發展的產業集群。
立足亞太 產業發展態勢優越
企業需求 產業可持續發展性強
基礎雄厚 機器人應用場景拓展
資源引進 行業聚集產業集群豐富
品牌展商
SCENE
SCENE
時事新聞
-
智能機器人正加速“進化”2022-05-23從在固定位置執行往復動作的機械手臂,到自由行動、主動與機器配合的機器人;從制造機器人到開發機器人“大腦”;從專注于工業領域到走進日常生活……記者走進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看到隨著國內外對智能化生產生活不斷提出的新需求,這家企業不斷推出新品,加速推動機器人“進化”。
-
機器人市場蓄勢待發 人機共融成為主流趨勢2022-05-05我國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 作為自動化制造技術的重要產物,工業機器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應用場景不斷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拓展,不僅被廣泛應用于各個生產制造領域,還催生了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兩大新興應用?! 」I機器人: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一,已在國民經濟47個行業大類、129個行業中類中廣泛應用。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了237068臺,累計增長19.1%。2021年1-5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為136405臺,與去年同期同比增加73.2%?! 》諜C器人:作為更接近消費端的服務機器人,在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動下,未來市場發展空間非常廣闊。隨著服務機器人的不斷滲透,預計未來行業將持續增長,至2023年銷量將超過50萬臺,銷售額預計達到277億美元?! √胤N機器人:從特種機器人產業規模來看,2020年中國特種機器人的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人民幣。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范圍的擴展,也讓市場進入到了蓄勢待發的重要時期,各種類型產品的不斷涌現,正催化著市場的最終爆發?! ∥磥韺⒂瓉砣藱C共融時代 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的
-
機器人時代為何遲遲不來?機器人到底“有用”還是“無用”2022-04-12近年來,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達到383.8億元,同比增長37.4%。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用工成本上漲,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潛力巨大,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42.3億元。
-
做芯片容易,還是做傳感器容易?2021-04-09“中國能造出原子彈,為什么造不出光刻機?”2020年,中美貿易爭端升溫,美國針對華為和中國集成芯片產業的政策收緊,國內曾屢屢拋出這一疑問。當時有人回答,“原子彈在于毀滅,毀滅是無差別的,而光刻機在于創造,創造要求精度”...
-
全球工業機器人產業步入快速道 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大市場2021-04-09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處于長期穩健增長階段,但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和貿易摩擦給機器人行業帶來了一定影響...
-
統計局:工業生產增長加快 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勢良好2021-04-09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工業和出口較快增長,投資和消費穩步恢復,就業和物價總體穩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
FANUC成為上海世賽首家簽署贊助意向書的競賽設備贊助商2021-09-07近日,FANUC與上海世賽執行局正式簽訂贊助意向書,成為首家與上海世賽執行局簽訂贊助意向書的贊助商,并將成為上海世賽的金牌贊助商。
-
政企研三方“把脈”機器人發展2021-09-15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從2016年的204億美元持續增長到2019年的306億美元,年均增長14.5%,特別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服務機器人逆勢增長,預計2020年同比增長20.7%,機器人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
機器人發展未來趨勢,替代OR共存2021-09-18作為國家科技創新和制造業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對我國這個制造業大國來說尤為重要。根據“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高機器人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技術與機器人的融合,加上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中國機器人正迎來加速發展的機遇期。
-
機器人發展逆勢上揚 AI助其駛入高速路2021-09-26市場的擴張,一方面得益于,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但老齡化問題凸顯,機器人人商用很好地緩解了這一問題。另一方面,互聯網、人工智能、5G和大數據創造出了新天地,而機器人融合了這些先進的技術,讓它們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這些技術也反過來為機器人多元化場景應用帶來了新的場景。
-
機器人行業迎來重要窗口期2021-10-09機器人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在酒店提供咨詢送貨服務、在餐廳傳送菜肴、在工廠車間搬運貨物、在手術室精細操作……
-
中國工業機器人,已經吹響“戰略進攻”的號角2021-10-19半年時間內,他就將圖紙迭代了151個版本。作為一款小型機械臂,他的作品末端重復精度達到了0.02mm。在軟件層面,機械臂的算法設計以及后續的軟件開發,也都由他一人搞定。
-
全國首例!國產自研血管介入機器人輔助冠心病手術完成2021-10-22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完成了一例特殊的PCI手術,這是我國國產自主研發的血管介入機器人完成的首例由機器人輔助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
-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強勁,正準備發動“進攻”2021-11-02
-
未來工業機器人的兩大方向2021-11-05電子行業是現在僅次于汽車的第二大應用領域,從2017年在電子領域使用的工業機器人一直都是高速增長的。
-
工業自動化需求增加 機器人迎來新一輪機會2021-11-09工業機器人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汽車行業作為下游主要的應用領域,市場空間廣闊。與此同時,國內供應商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項目經驗逐漸豐富,國內品牌在汽車行業的滲透率也在持續提升,更推動了工業機器人國產替代加速。
-
品牌割裂、低價競爭、國產化不可逆:工業機器人賽道已成投資人逐鹿之地2021-11-15
-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國在制造業產業逐步引入工業機器人2021-11-19人工智能通過資本和勞動的相對變化,對產業結構產生形響。目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國在制造業產業逐步引入工業機器人。產業資本結構發生本革,進而對中國經濟結構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人工智能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勞動就業效應,也會對產業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
-
工業機器人受制于人,國產減速器崛起洗刷屈辱,日企在華節節敗退2021-12-03在數字化制造生態的大趨勢下,工業機器人愈發火熱,成為生產制造不可或缺的工具。
-
我國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22-01-11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個部門起草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印發?!兑巹潯诽岢?,到2025年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20%,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
-
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運行情況總結及2022年行業走勢預測2022-01-14工業機器人作為我國高端制造業的典型代表,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高速發展,2021年機器人密度提高,產量增加,銷售額增長,企業注冊量增加,投融資活躍。展望未來,預計2022年工業機器人國產化自主進程提速,工業機器人共融為技術突破要點。
-
柔性智能:工業機器人演進分水嶺2022-01-21放到更長的時間線來看,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年復合增長率約15%。2020年機器人產業的營業收入已經突破千億元關口,其中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已經超過21萬臺。
-
細數冬奧會“黑科技”:虛擬人“上場”、機器人集結 賽事背后“風口”將至?2022-02-07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冬奧會”)在北京開幕。這是一場冰雪世界的競賽,滑雪、滑冰、冰球、冰壺等激動人心的賽事會在冬奧會中進行。時隔四年的冰雪之約,在科技冬奧、綠色冬奧的理念下,讓世界“一起向未來”。
-
【回顧】2021工業機器人盤點,全球唯一變量是中國2022-02-09生產方式改革和工業自動化進程,在理念和市場兩端,都被推進了一大步。
-
4億資金到賬!工業機器人被外資壟斷,國產崛起替代進口2022-02-14實際上,從我國目前智能科技領域的發展情況來看,除了芯片被外資卡脖子之外,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也嚴重被外資壟斷。甚至于,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壟斷程度比芯片短缺更加嚴峻。
更多新聞